服务热线
13511709277,13511707777
基础原则
根据滑触线系统的额定电流值选择集电器型号,避免过载运行导致发热或接触不良。例如,单极滑触线载流量超过1000A时需采用双集电器并联供电,以分散电流负荷。
若单个集电器容量不足(如100A、250A规格),可通过并接两个集电器提升供电能力。
计算方法
需综合设备总功率、工作制(连续/间歇)及线路电压降,优先选择供电点布局(单端、中部或两端供电)以优化匹配效率。
滑触线类型
单极滑触线:匹配单刷或双刷集电器,轻型集电器(≤500A)适用于普通移动设备,重型(>500A)用于高负荷场景。
多极滑触线(如8极):需配套多极转弯集电器,确保电刷与导体接触面完全吻合,避免因轨道弯曲导致接触压力不均。
导体与电刷材质
铜基滑触线匹配含铜碳基电刷(兼具导电性与耐磨性),铝基滑触线需搭配不锈钢接触面集电器以降低氧化风险。
接触压力调整
碳刷式集电器通过调节弹簧弹力控制接触压力,滚轮式集电器需校准滚轮角度与弹簧预紧力,压力过低易断电,过高则加速磨损。
安装后需空载测试集电器滑动顺畅性,检查是否存在卡滞、偏移或跳动现象。
安装精度要求
集电器支架中心线与滑触线垂直允差±3mm,平行度偏差≤±3mm,确保电刷与导轨平面均匀接触。
滑触线直线段支架间距≤1.5m,弯道段≤1.0m,避免机械应力导致导体变形。
特殊环境处理
高温、高湿或腐蚀性环境优先选用铝基不锈钢接触面滑触线,并增加防护涂层或散热结构(如散热片)。
粉尘较多场景需定期清理接触面氧化层,防止绝缘性能下降。
防护等级
复杂工况(如户外、多尘)应选择IP55及以上防护等级的滑触线系统,配套密封型集电器减少环境侵蚀。
日常检查
定期监测电刷磨损程度,磨损超过1/3需立即更换,防止接触不良引发断电或打火。
检查滑触线导体表面平整度,变形或氧化区域需打磨修复或更换局部导轨。
故障处理
接触不良时,优先排查集电器压力校准或电刷磨损问题,其次检查滑触线导体是否变形。
绝缘性能下降需检查端盖密封性,潮湿环境可加装防潮装置或更换老化护套。